(资料图)
新能源汽车是当前的“风口”之一,赛道热闹非凡,聚集众多跨界造车玩家,从房地产商、家电商到手机制造商,再到互联网大厂、ICT企业,定位多种多样。
跨界造车选手看似出身各异,但行事逻辑却依迹可循。不论是苹果、小米、大疆这样的科技硬件3C企业,还是百度、360、滴滴等以软件算法为主的IT平台,抑或是像美的、创维、海尔发迹于白电的家电企业,他们都拥有庞大的3C、5G和IoT业务。
笔者认为,“看得见,摸得着”是大家踊跃跨界造车的最直接原因。所谓“看得见”,新能源汽车产业体量大、产业链长、技术与资金双密集,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将近一倍的市场增长空间。所以在其他行业已获得成功的企业,希望转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,寻求第二增长曲线是可以理解的。
“摸得着”更显见而实在。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今,上下游产业链已非常成熟,核心三电、智能车机、智能驾驶系统都有强大的第三方供应商,跨界造车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从外部采购软硬件,找一个有资质的整车制造厂代工,只需自己搭建好销售渠道,即可销售“自家”品牌的智能新能源汽车。
在行业加速转型、市场快速蝶变、新技术爆炸式突破的今天,踏准节奏并不容易,对跨界者而言尤甚。对此,笔者对跨界者和相关投资者提出三点建议。
首先,应多关注地方国资的需求和动向。2022年被业内称之为地方政府母基金元年,各地政府积极引入创投机构,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。比如,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首期总规模为100亿元,武汉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规模更高达500亿元,均拟投向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等高端制造业。相较以前,各地产业引导基金除了在规模和数量上创新高,部分产业基金还将返投比例放宽到1:1,并放宽返投认定标准。
其次,跨界意味着要走出自己的能力圈,相对务实的出圈应该是基盘的适当延伸。如果走得太远就无法与原有业务发生协同,将导致在大生态闭环形成前首尾难顾。众所周知,丰田每年8%的利润率已是行业翘楚,而地产商通常是高杠杆操作,净利润正常年份15%并不稀奇,个别酒企还可翻倍至30%以上。无相关技术积累的各色厂商,若不惜隔山越岭,来趟造车的“浑水”,不合理之处全凭“长期成长性”搪塞,类似这种从资本收益角度难以解释的打法,要谨慎看待。
最后,跨界者也可考虑步步为营,渐进性地做成汽车供应链上的核心一环或多环。如此一来,随着汽车产业的重构与发展,跨界者不仅可以深度参与造车,“进可攻、退可守”的他们还将保留更大的自主选择权,等条件成熟后再进军整车制造亦不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