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全新电动品牌e:NP “后来者”广汽本田任重道远

  • 发表于: 2022-03-30 14:12:48 来源:中国经济网

3月29日,广汽本田发布了全新电动品牌e:NP,首款车型e:NP1极湃1正式亮相。广汽本田总经理森山克英表示,在电动化领域,我们将会把创造产品价值和创造体验价值融合在一起,以此作为新品牌的起点,提供广汽Honda的全新电动化全价值。

在电动车市场,面对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,以及大众和丰田等巨头的狙击,“后来者”广汽本田即便融合了本田70年造车经验,以及自身24年的底蕴入局,未来之路恐怕仍将任重道远。

23年前,广汽本田首台全球同步车型国产雅阁下线、全国首家4S店开业,开启了产品与销售的新纪元;23年后,广汽本田全面发力电动事业,以融合开启电动时代进阶之路。

昨日(3月29日),广汽本田以“极·动真格”为主题,发布了全新电动品牌e:NP,通过体系全领域垂直整合,实现在产品研发、生产智造、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四大领域的全面跃升。同时,首款车型e:NP1极湃1正式亮相。

直播截图

“广汽Honda秉持‘世界同步’理念,二十几年以来致力于为中国同步全球前沿的产品及体验,并以始终追求高品质创造产品价值和创造体验价值,成为广受大众喜爱的品牌。”广汽本田总经理森山克英表示,在电动化领域,我们将把两种价值融合在一起,以此作为新品牌的起点,提供广汽Honda的全新电动化全价值,这个全新品牌名称就是“e:NP”。

广汽本田之所以大力推进电动化进程,无疑是看到了国内新能源车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潜力。数据显示,过去的2021年,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突破350万辆,同比均增长1.6倍,成为推动汽车业实现正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之一;今年1-2月,新能源车仍保持高速发展,产销分别完成82万辆和76.5万辆,市场占有率达到17.9%。

有业内人士指出,“实际上,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接近20%的月份,达到了将近7个月的历史跨度。”业界也普遍认为,“随着ToC端消费者的激活,短期内新能源车仍将保持快速发展;中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动车市场,未来可期。”

与此同时,广汽本田也亟需新的增长点,以实现冲击百万辆的目标。去年,由于疫情散点爆发和“缺芯”等原因,广汽本田共销售76.83万辆,同比下降4.75%,在垫底日系“四小花旦”的同时,距离百万辆目标越来越远。

广汽本田总经理森山克英(直播截图)

此次发布的全新电动品牌e:NP,或将为广汽本田带来希望。据悉,“e:NP”象征着Honda在中国开启全新篇章的标志性矩阵,正式启动电动化事业。其中“e:”代表“electric”和“energize”,在电动化时代为消费者提供energy;“N”表明拥抱“New/Next”次世代,创造新价值;P被赋予了“Prime”的含义,意味着“令人兴致高昂(极致)的驾驶快感”。

森山克英在现场表示,“直至2025年,我们将会以每年一台的节奏持续投产e:NP系列的EV车型。”此外,e:NP品牌将在产品研发、生产制造、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四大领域进行创新性整合,用升维的体系力助推广汽本田向电动时代全面布局跃升。

直播截图

据介绍,e:NP结合广汽本田本土化优势和Honda 70余年造车经验,运用两大技术孵化基地研发打造;全新新能源专属工厂将于2024年竣工投产,除全面应用5G技术,还将打造“智能低碳”工厂;销售方面,打造线上与线下双渠道融合模式;服务方面,依托全新电动化销售服务店和全国600多家特约店,实现从“服务顾客”到“智慧伙伴”的升级转变。

作为e:NP品牌战略落地的首款车型,e:NP1极湃1集动、智、美,并更融合全新品牌价值“Prime极”。新车外观运用Honda全新设计语言e:N Design,车头发光H标,以及车尾全新的Honda文字,彰显电动品牌身份;采用全新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:N Architecture F,并搭载Honda SENSING安全驾驶辅助系统,以及HMI系统打造的智能数字座舱。

e:NP1极湃1(直播截图)

不过,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,广汽本田的电动化之路也将面临重重挑战。强如大众,自去年以来在中国市场大力推进电动化攻势,接连推出ID.4、ID.6和ID.3等系列车型,但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。数据显示,2021年,大众仅交付7万辆ID系列车型,未能达成8-10万辆的目标。

同样是在去年,丰田放下身段,一口气发布了多达16款、覆盖几乎所有级别市场的纯电动产品。就在几天前,丰田bZ纯电动专属系列的首款BEV车型——bZ4X开启品鉴之旅,预计今年上半年上市。

在燃油车时代的巨头们,为什么玩不转电动车时代?“这恐怕与自主品牌快速发展,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有关。”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一方面,从国家开始鼓励新能源车至今已有10年,中国车企在技术储备、产品开发、市场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;另一方面,自主品牌新能源的产品品质和性价比都有很大提升。另外,国内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。

在电动车市场,面对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,以及大众和丰田等巨头的狙击,“后来者”广汽本田即便融合了本田70年造车经验,以及自身24年的底蕴入局,未来之路恐怕仍将任重道远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)